国际消防工程师协会上海学生分会 (SFPE Shanghai Student Chapter) 获得2022年杰出分会金奖(Gold Award for Chapter Excellence),以表彰其在过去一年对消防领域研究和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该奖项由国际消防工程师协会董事会设立于2005年,旨在从全球117个分会中选出优秀分会,并授予金、银、铜三种奖章。国际消防工程师协会上海学生分会成立于2021年9月,由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张予馨博士申请创立,并任分会的首届主席。尽管该分会成立不到一年,但因其在火灾安全研究与成果分享中的突出贡献,荣获了本年度最年轻的金奖获得者。张予馨博士应邀参加今年10月的国际消防师协会年会颁奖活动,并参加消防工程师协会领导力论坛。国际消防工程师协会(SFPE)成立于1950年,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已成立了117个分会,吸纳了近万名全球消防和安全工程领域的顶尖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国际消防工程师协会负责编制多个国家地区的消防工程标准和指南,并定期举办消防技术研讨会议等,是全球消防领域的顶尖协会。国际消防工程师协会上海学生分会是国际消防工程师协会
2022年7月6日下午,同济大学地质工程专业2022届毕业生座谈会以线上的方式举行。地质工程专业老师、2022届毕业生参加了此次毕业座谈会。会上,每位毕业生简单地回顾与总结了大学期间自己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表现,表达了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与感谢。同时,为向专业的培养方案优化提出参考,同学们踊跃发言,从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实践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本专业持续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地质工程专业2022届毕业生座谈会留影与会老师结合自己在授课过程中对同学们的了解,肯定了2022届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的进步,并为同学们送上毕业寄语,祝愿同学们携梦起航,前途似锦,同时希望各位同学发扬同济精神,在不同的人生路上砥砺前行、不懈奋斗,将在地质工程专业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在奋进的过程中,成为堪当大任的社会栋梁和行业精英。最后,老师们也欢迎毕业生随时回母校,弥补疫情带来的毕业缺憾,心系母校,多与老师和同学联系交流。本届毕业生是地质工程专业在2016年10月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后的第六届毕业生。2019年5月21日至23日,地质工程专业接受并顺利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
近期,鉴于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同济大学响应上海市防疫要求,各校区采取封闭化管理。深圳市地铁集团下属子公司深圳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得知情况后,委托市政一院院长、土木工程专业98级校友罗宇第一时间向同济大学捐赠抗疫物资和生活用品,支持学校师生团结抗疫、共克时艰。 3月13日上午,捐赠物资抵达四平路校区,包括一次性医用口罩10万只、睡袋50个、洗漱用品50套,以及方便面和饼干等食品,共计62箱,分发给研究生院、基建处、科管部、人事处、财务处、保卫处等校职能部门,以及土木工程学院及其下属5个系,旨在为封闭管理期间留守校园的师生员工提供物资支持和精神鼓励。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同济大学必定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在封闭管理期间维持教学科研正常开展,保障师生生活便利和健康安全,与全国人民一道努力,早日战胜疫情。供稿:朱皓玥2022年3月14日
近日,美中地震工程学基金会(美国)与黑龙江恢先地震工程学基金会(中国)联合设立的2021年度“刘恢先地震工程奖学金”评选活动圆满结束。11位青年学者被授予2021年度“刘恢先地震工程奖学金”,其中包括来自我系的常纪昀博士。 “刘恢先地震工程奖学金”由美中地震工程学基金会(美国)与恢先地震工程学基金会(中国)联合设立,旨在纪念中国地震工程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已故学部委员(院士)刘恢先教授,资助推进地震工程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科学技术进步的相关工作,发掘和培养地震工程学领域的人才,推动地震工程学发展。 常纪昀是我系2016级博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师从冯世进教授,博士论文题为《考虑衬垫界面损伤及垃圾体加筋硬化的填埋场动力失稳灾变研究》。攻博期间在《Journal of Geotechnical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Engineering Geology》、《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
初冬的上海,风和日丽、天朗气清,2021年11月23日下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70余位教师和博士后齐聚岩土楼201会议室,共贺我系朱合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并就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展开座谈。 座谈会由系党总支书记陈建峰教授主持。他代表全系师生宣读了致朱老师的贺信,对朱老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表示热烈祝贺,对朱老师多年来为我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衷心的感谢。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长张冬梅教授代表全系师生为朱老师献上了鲜花。 系主任丁文其教授向朱老师表示热烈祝贺。他感谢朱老师在担任地下系系主任期间为系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和国际化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为如今欣欣向荣的地下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我系拥有5位院士、100多人次的国家及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且新的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展望未来,他期待在朱老师的带领下,地下系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地下系是我家,今天这份荣誉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朱老师在会上首先对大家的支持表示由衷的谢意。谈到恩师孙钧院士和杨林德教授一直以来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朱老师尤为感动。朱老师对大家开展科学研究提出了三条意见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名单11月18日正式揭晓,祝贺我系朱合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外,土木工程学院李杰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贝斯科斯(Dimitri E. Beskos)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我系校友王明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合华,1962年10月生。1989年10月获得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地下结构方向)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兼任教育部土木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学科方向负责人。 朱合华教授30多年来一直从事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入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研究成果“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控制技术及应用”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城市高密集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建造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另获省部级和一级学会的科技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主参编行业和团体技术标准5部,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出版专著7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80余篇,创办国际学术期刊Underground Space(
恰逢中比建交50周年,为了进一步推动两国科技创新领域政策交流与合作,“第二届中比科技创新对话”于2021年10月28—29日在线成功举办。本届对话由中国科技部副部长黄卫与比利时联邦科技政策办公室董事会主席皮埃尔·布鲁耶尔(Pierre Bruyere)共同主持召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袁勇教授和张姣龙博士代表受邀参加了此次对话。袁勇教授作为中方主席,与比利时法兰德斯技术研究院(VITO)高级研究员Han Vandevyvere共同主持了“智慧和可持续城市”分论坛。图1 袁勇教授主持“智慧和可持续城市”分论坛“智慧和可持续城市”分论坛上,袁勇教授首先邀请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处长宋娀女士,通过视频录像介绍了该中心的发展历史,在促进中国研究界和工业界与国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的作用,详细介绍了中比科技创新合作及政府间科技创新项目联合资助机制。再次,邀请了欧盟研究与创新中心(ENRICH)在华协调人 Sarah Medina女士,通过视频录像介绍了该中心为欧洲研究、技术和商业组织提供的独特服务,该中心的在华联系机构主要目标在于将欧盟创新者与中国联系起来,促进欧盟代表与
2021年7月17日,由奥地利驻沪领事馆主办、OeAD(奥地利教育与国际化管理机构)驻上海办公室承办的中奥建交50周年、OeAD建立60周年庆祝活动暨奥地利校友联谊会在上海世博洲际酒店举行。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袁勇教授和张姣龙博士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为现任奥地利驻沪领事Helmut Rakowitsch履新后的首个大型活动。活动期间,袁勇教授向Rakowitsch先生以及科教副领事 Alexandra Wagner 女士介绍了同济大学和维也纳技术大学自2004年以来开展的科技合作成果以及近期拟开展合作计划。据袁勇教授介绍,今年既是中奥建交50周年,也是土木工程学院外籍教授Herbert Mang与我国科研院所合作40周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和维也纳技术大学材料与结构力学研究所正在积极申办以“低碳建设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Rakowitsch先生和Wagner 女士对双方的合作成就予以高度评价,对进一步推动中奥两国科技合作寄予了美好期望。图1 袁勇教授与奥地利驻沪领事Helmut Rakowitsch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