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名单11月18日正式揭晓,祝贺我系朱合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外,土木工程学院李杰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贝斯科斯(Dimitri E. Beskos)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我系校友王明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合华,1962年10月生。1989年10月获得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地下结构方向)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兼任教育部土木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学科方向负责人。 朱合华教授30多年来一直从事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入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研究成果“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控制技术及应用”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城市高密集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建造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另获省部级和一级学会的科技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主参编行业和团体技术标准5部,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出版专著7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80余篇,创办国际学术期刊Underground Space(
恰逢中比建交50周年,为了进一步推动两国科技创新领域政策交流与合作,“第二届中比科技创新对话”于2021年10月28—29日在线成功举办。本届对话由中国科技部副部长黄卫与比利时联邦科技政策办公室董事会主席皮埃尔·布鲁耶尔(Pierre Bruyere)共同主持召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袁勇教授和张姣龙博士代表受邀参加了此次对话。袁勇教授作为中方主席,与比利时法兰德斯技术研究院(VITO)高级研究员Han Vandevyvere共同主持了“智慧和可持续城市”分论坛。图1 袁勇教授主持“智慧和可持续城市”分论坛“智慧和可持续城市”分论坛上,袁勇教授首先邀请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处长宋娀女士,通过视频录像介绍了该中心的发展历史,在促进中国研究界和工业界与国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的作用,详细介绍了中比科技创新合作及政府间科技创新项目联合资助机制。再次,邀请了欧盟研究与创新中心(ENRICH)在华协调人 Sarah Medina女士,通过视频录像介绍了该中心为欧洲研究、技术和商业组织提供的独特服务,该中心的在华联系机构主要目标在于将欧盟创新者与中国联系起来,促进欧盟代表与
2021年7月17日,由奥地利驻沪领事馆主办、OeAD(奥地利教育与国际化管理机构)驻上海办公室承办的中奥建交50周年、OeAD建立60周年庆祝活动暨奥地利校友联谊会在上海世博洲际酒店举行。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袁勇教授和张姣龙博士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为现任奥地利驻沪领事Helmut Rakowitsch履新后的首个大型活动。活动期间,袁勇教授向Rakowitsch先生以及科教副领事 Alexandra Wagner 女士介绍了同济大学和维也纳技术大学自2004年以来开展的科技合作成果以及近期拟开展合作计划。据袁勇教授介绍,今年既是中奥建交50周年,也是土木工程学院外籍教授Herbert Mang与我国科研院所合作40周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和维也纳技术大学材料与结构力学研究所正在积极申办以“低碳建设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Rakowitsch先生和Wagner 女士对双方的合作成就予以高度评价,对进一步推动中奥两国科技合作寄予了美好期望。图1 袁勇教授与奥地利驻沪领事Helmut Rakowitsch合影
5月25日,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公布,一共授奖281 项(人)。以同济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31项成果(人)获奖,其中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2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8项。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冯世进教授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冯世进教授带领团队,致力于环境岩土工程和深基础工程等方面的基础与技术转化研究。系统测试了垃圾土工程特性,提出了填埋场多场耦合分析方法,建立了填埋场降解-渗流-固结-传热-传质耦合分析三维仿真平台;研发了高水位填埋场污染负荷管控技术,解决了传统导排系统易失效、效率低的难题,提出了填埋场阻隔系统服役寿命评价和设计方法;攻克了高边坡填埋场失稳破坏防控技术,建立了填埋场安全控制设计准则。研究成果大幅降低了我国填埋场污染与失稳灾变风险,为我国卫生填埋场的科学设计与全寿命周期安全运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黄雨教授、陈之毅教授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成果为黄雨教授主持,陈之毅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的《强震扰动区复杂孕灾环境下岩土体失稳演化机理与全过程灾变理论研究》。黄雨教授带领团队,面向国家防灾减灾的重大需求,项
2021年4月10日,由同济大学牵头,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上海亚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金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共同承担,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冯世进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低渗透地层原位增渗协同修复技术与装备”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沪顺利召开。 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处长王顺兵、项目主管张望,上海市科委社会发展处处长郑广宏、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副处长何赟,同济大学吴广明副书记、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土木工程学院和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相关领导,项目跟踪专家张益教高、仵彦卿教授、吴吉春教授,会议专家组陈云敏院士、骆永明研究员、仇荣亮教授、黄沈发教高、徐恒教授、周东美教授、周顺桂教授、刘承帅研究员、蒲生彦教授、焦文涛研究员、张红振教高、唐先进副教授,以及项目承担单位代表共计8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会议。 会议由项目负责人冯世进教授介绍与会领导及专家,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教授致欢迎词。项目负责人冯世进教授介绍了“低渗透地层原位增渗协同修复技术与装备”项目背景与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考核指标与
近日,由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金亚斌研究员课题组与土木工程学院庄晓莹教授课题组合作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弹性波拓扑绝缘体超构材料取得重要进展,成果“Inverse design of topological metaplates for flexural waves with machine learning ”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Materials and Design》, 并被选为第199卷封面文章。该工作是交叉学科研究在土木工程新材料设计中的体现。得到了不同学科与领域的专家建议和支持。 固体力学中拓扑绝缘体概念的引入可以大幅度提高经典机械波传播的鲁棒性,使其具备单向传输的特点,可应用在振动屏蔽、信号处理、传感检测和能量采集等方面。靶向特定频域的机械波拓扑态,传统正向设计方法需要不断重复尝试结构的几何参数,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本工作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发展了高效精确的弯曲波拓扑束缚态的逆向设计。人工神经网络采用从输入目标到输出期望参数的非线性映射函数,用平面波展开法生成训练数据集。经过神经网络训练,结构参数的预测值与真实值误差在0.01%,相对于正向设计耗时可减小两个数
2021年1月5日,在上海召开了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届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晓南,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夏庭教授等十余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工程领域的专家以现场及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会议。 副校长吕培明代表学校对各位学术委员会委员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旨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土木工程,推动传统行业升级转型,研发了以iS3为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在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方面已经成功应用于多项重大工程,为提升我国土木工程信息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心主任朱合华教授对中心工作、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培养和中心近中期未来发展作了汇报。 技术委员会一致认为,中心一年多的工作卓有成效,构建了iS3 DataHub的数据采集、处理、表达的共享平台,完成了2项岩体隧道数据标准(团体),研发成功国内外第一台轮轨式地铁隧道结构检测车,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岩体隧道远程诊断分析,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重庆地下空间开发、四川峨汉高速大峡谷隧道、云南老营隧
人物小传:陈丽蓉,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任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曾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等荣誉。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原名上海勘察院,该院参与了上海轨道交通、浦东国际机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上海世博会一轴四馆、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重大工程项目,被誉为城市建设的“地下尖兵”。 作为“对标争先”项目团队,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研究生第四、第十四党支部的代表前往上勘集团专程采访陈丽蓉董事长,受到了热情接待。采访过程中,陈董详细地讲述了自己从同济大学毕业之后一步步成长的经历。那是一个没有多少选择的年代,年轻人更多是被动接受着时代的安排,但从好的方面来说,那个年代极度渴求年轻人才,有一种催着人奋进的氛围。陈董娓娓道来的过去,宛若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她在时代的大潮中把握机遇、自我奋斗,成就了如今的自己,她的故事令同学们倍受鼓舞。“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陈丽蓉家在杨浦。考大学时,父亲让她填报了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