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足数字底座推动智慧地下基础设施蓬勃发展》典型案例入选《入选中国产学研百佳科技创新团队》一书,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2024
2. 《Underground Space》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英文领军期刊,2024
3. 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百人-优秀编委,2024
4. 入选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曾国熙讲座人,2024
5. 入选爱思唯尔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2024
6. 入选爱思唯尔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2023
7. 入选同济大学追求卓越教师奖,2023
8. 入选上海市科技期刊杰出科技人物(2023)
9.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奖(学科建设贡献奖,周 颖),2022
10. 入选爱思唯尔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2022
11. 入选爱思唯尔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2021
12. 中国消防协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自然通风隧道火灾顶棚射流理论及烟气控制研究,郭庆华,2020)指导老师(朱合华、闫治国). 2021
13.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奖(学科建设贡献奖,周 颖),2021
14.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奖(学科建设贡献奖,赵宪忠),2020
15. 同济大学“十三五”先进科研团队,2020
16.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优秀项目:岩体隧道多元数据远程实时传输系统研究(孙熠,谢冰),指导教师:朱合华、武威,2019
17. 指导本科生张琦毕业论文“公路隧道多源数据标准与三维地质建模分析(2016)”获优秀评价,并在国际SCIE期刊上发表“Collaborative 3D geological modeling analysis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standard(2018)”(Engineering Geology,JCR1区)
18.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师德师风优秀教师,2017
19.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7届毕业生“最喜爱的老师”,2017
20.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奖(学科建设贡献奖,顾祥林),2017
21. 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张琦),2016.6
22. 博士生陈雪琴学术论文“Development of Distress Condition Index Using the LTPP Data throug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获得2015年度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交通与发展分会(T&DI)路面长期性能计划(LTPP)数据分析国际竞赛挑战类别一等奖(中国高校在校生首次在LTPP竞赛上获奖),2016.1
23. 洪堡研究成就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 2015.11
24.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陈庆),2015.11
25. 张琦博士论文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2014.10
26. 入选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2013.11
27. 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12
28. 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创刊30周年(1982-2012)杰出贡献奖,2012.8
29. “地下结构施工过程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朱合华,丁文其,1999.5),获“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创刊30周年优秀学术论文奖,2012.8
30.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单位会员“先进工作者”,2012.6
31. 入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011.11-2015.12
32. 入选上海市第六届教学名师称号,2011.10
33. 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计划(团队带头人),2011-2013
34. 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2011.2
35. 获Geoshanghai国际学术系列会议贡献奖(Founder), 2010.6
36. 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彭立才),2010.1
37. 土木工程学院“荫泽土木难忘师情” —我最喜欢的教师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同学最喜欢的十位教师之一,2010.6
38. 入选上海市学科带头人计划,2009-2011
39. 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计划,2009-2012
40.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刘文军),2009
41.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闫治国),2009
42. 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闫治国),2009
43.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后合作导师奖(丁洲祥),2008
44. 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2007
45.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闫治国),2007
46.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徐前卫),2007
47.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地下空间)规划专家,2006
48. 同济大学李国豪奖励基金结构工程大奖,2006
49.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于宁),2005
50. 上海市地下空间领域重大攻关项目首席科学家,2004-2006
51. 安徽省首届讲席教授,2004-2006
52.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后合作导师奖(王建秀),2004
53. 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3
54. 入选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励计划,2002
55. 入选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2000
56.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优秀科技奖(银奖),2000
57. 宝钢优秀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会,2000
58. 同济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叶斌的“不同含水状态下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研究”获优秀毕业论文奖),2000
59. 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1997
60. 同济大学第三届优秀青年教师,1997
科研获奖:
1. 国际学术贡献奖:洪堡研究成就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因个人研究的突出成就而获奖,2015年度全球土木工程领域唯一获奖者;亦为目前为止中国土木工程领域唯一获奖者、中国工程领域第三位获奖者,2015
2. 国际学术贡献奖:因在岩土工程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被国际计算和实验工程与科学年会(ICCES 2013,美国西雅图)授予T.H.H. PIAN 奖(卞学鐄奖),2013.5
3. 国际隧道工程奖:Winner of Major Tunnelling Project of the Year(2012) (Over $1 BN) for Shanghai Yangtze River Tunnel, 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项目参与者,2012.11
4. 国家科技进步奖“城市高密集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建造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二等,朱合华,刘新荣,周松,闫治国,张季超,白廷辉,沈水龙,徐正良,衡朝阳,张继红,张孟喜,蔡永昌,陈立生,李晓军,王庆国,2016.10
5. 国家科技进步奖“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控制技术及应用”,二等,朱合华,黄宏伟,廖少明,杨林德,白廷辉,白云,丁文其,胡向东,张冬梅,闫治国,2008;2009年度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一等奖
6.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奖“隧道围岩三维连续-非连续破坏机理与精确分析理论”,特等,朱合华, 武威, 张琦, 庄晓莹, 章连洋,2021
7.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公路隧道病害快速精准感知与处治技术及装备”,特等,刘学增,朱合华,陈庆,俞文生,龙平江,桑运龙,陈莹莹,刘新根,丁爽,潘永东,张龙生,师刚,孙州,刘笑娣,牛冰艳, 王晓形,樊思成, 周杨,张伟, 李明,陈蔚, 周熙俊,赵一先, 李志国, 何国华,2021
8.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多功能蓄能发光材料制备及其在公路隧道安全照明中的应用”,特等,冯守中,朱合华,高巍,李洁,周龙,冒卫星,于文魁,曲双双,朱小康等,2020
9.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高速公路绿色隧道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一等,黄学文,朱合华,徐剑,李晓军,严二虎,吴林松,闫治国,孟春雷,杨建英,何玉柒,陈传明,刘拓,许泽宁,齐运书,曹小祥,2018
10. 上海市技术发明奖“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全寿命安全状态快速采集与设备研发”,一等,李晓军,刘学增,朱合华,李家平,朱爱玺,武威,2017
11.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奖“岩石混凝土类材料力学行为与动态损伤破坏机理研究”,一等,王志亮,朱合华,石振明,2017
12.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城市供水大型输水工程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一等,王如华,陆晓如,杨志豪,朱合华,王祺,赵敏杰,叶源新,郑国兴,陆明,宋兴宝,韩蒙,张硕,王晓鹏,范杰,顾赟,2014.11
13.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城市高密集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建造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一等,朱合华,闫治国,刘新荣,张季超,白廷辉,沈水龙,张孟喜,徐正良,衡朝阳,陶连金,杨铮,丁文其,张继红,蔡永昌,李鹏,李晓军,2013.10
14.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大型越江交通基础设施建养一体数字化关键技术”,一等,朱合华,李晓军,周仁勇,董敏,陈艾荣,凌建明,杨方勤,黄宏伟,周哲峰,刘学增,马如进,钱劲松,彭子晖,郑喆,刘小方,2011.11
15.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盾构穿越成套控制技术及其应用”,一等,周松,朱合华,廖少明,彭少杰,杨俊龙,葛以衡,陈立生,沈成明,葛金科,赵国强,2010.11
16.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一等,黄成造,蔡永昌,谭忠盛,张少锦,朱合华,招国忠,莫海鸿,谢军,房营光,伍尚干,严宗雪,2009.7
17. 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奖“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控制技术及应用”,一等,朱合华,黄宏伟,廖少明,杨林德,白廷辉,白云,丁文其,胡向东,张冬梅,闫治国,2006
18.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大断面管幕-箱涵顶进应用技术研究”,一等,沈桂平,周松,朱合华,陈鸿,华国强,葛金科,白云,李美玲,谢敏,杨俊龙,夏才初,蔡永昌,2006.11
19. 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风险分析研究”,一等,李永盛,陶履彬,肖汝城,朱合华,陈晓鸿,贾坚等,2003
20.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土体的微观本构理论及其应用”, 二等,蒋明镜,王剑锋,朱合华,2009.12
21.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非开挖工程中的高分子泥浆技术及其应用”,二等,顾利军、范明星、赵国强、陈志超、张得煊、支伟、杨继范、陈磊、刘学增、朱合华,2008.11
22.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连拱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的研究”,二等,李志厚,朱合华,丁文其等,2006
23.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龙山浅埋大跨连拱隧道动态反馈与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二等,徐宏光,朱合华,章力民,张胜,王飞等,2006
24.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元磨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分类及应用研究”,二等,吴华金,李志厚,李国锋,朱合华,杨延,苏生瑞,和昆,丁文其,雷华,2004
25.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同济曙光岩土及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软件”,二等,朱合华,丁文其,李晓军,杨林德,蔡永昌等, 2003
26.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自动引导三维曲线顶管施工技术与应用”,二等,吴根祥,葛金科,范明星,郑传淼,丁容琪,朱合华,丁文其,2001
27. 建设部科技进步奖“岩土工程问题的反演理论与工程实践”,二等,杨林德,朱合华,黄伟,冯紫良,袁勇,1998
28. 军队科技进步奖“特定软弱破碎围岩的变形破坏特性和支护设计研究”,二等,参加(孙钧、朱合华),1994
29. 城市三维地层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排名第1,2006
30. 盾构地层适应性设计理论、方法和模拟试验平台,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排名第4,2006
31. 复兴东路双层越江隧道工程技术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排名第6,2006
32. 扁平大跨度不对称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排名第3,2005
33. 元磨高速公路隧道动态反馈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研究,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排名第3, 2005
34. 双洞公路隧道环境监控信息化施工配套技术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排名第4,2003
35. 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与反分析问题的研究,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教育部,排名第3,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