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热点新闻

我系举行 “学科发展与人生”座谈会庆祝土木系科百年华诞

    作为中国土木工程教育的杰出代表、同济大学的传统特色优势学科,同济大学土木系科于2014年11月8日迎来其百年华诞。汇集了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等土木工程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强、专业特色鲜明的学科之一的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于8号下午在岩土楼201及207会议室举行以“学科发展与人生”为主题的座谈会,海内外校友齐聚母校,共庆土木系科走过的百年辉煌。出席座谈会的有中国科学院孙钧院士、中国工程院顾金才院士,系党政领导石振明副教授、张子新教授、丁文其教授、谢雄耀教授、钱建固教授,以及来自海内外杰出校友、特邀嘉宾和在校师生等约100人,系主任黄茂松教授出国在外也表达了欢迎与祝福。

    座谈会由副系主任丁文其教授主持。他首先在致辞中说,“百年土木、继往开来”。土木学科在前一百年中,秉承“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成就巨大,树立了享誉海内外的“同济土木”品牌。而在未来一百年,土木学科如何继续前行、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如何发展、学生如何培养等议题,需要各位校友畅所欲言、出谋划策。

    华南理工大学莫海鸿教授作为科研界的代表首先发言,莫老师回顾了在同济工作学习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在孙钧院士以及杨林德教授的指导下在的所得所获,尽管过去了很多年,但回忆起在地下系的日子,总是满怀感激。

 

    勘察设计施工方面,数位杰出校友先后建言献策。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蒋树屏首席专家分享了对“同舟共济”的人文科学问题和隧道塌方的工程科学问题的思考。对于前者,蒋树屏研究员结合自己在单位担任领导职位的工作经历,生动风趣地阐述了“同舟共济”对企业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作用;而针对隧道塌方现象在隧道工程施工实践中日益增多的现状,除了予以风险管理的理念进行控制,还更应该搞清楚其背后的发生机理和科学本质,即“围岩稳定是地下工程的灵魂,围岩稳定技术是地下工程的核心技术”。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袁雅康总工和陈丽蓉董事长建议在校学子除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外,更应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上海建工集团龚剑总工分享了自己在主持金茂大厦围护设计中的遇到的工程问题,以及在同济大学的求学经历和知识拓展。此外,龚总还感谢了同济大学对建工集团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中交三航局时蓓玲总工分享了对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相互促进的思考。上海强劲地基有限公司刘全林总工论述了开放性思维和创新对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现代集团技术中心李进军博士感谢了同济大学的老师和提供的平台,给予自己在事业上继续前行的机会。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退休教师代表杨林德教授、高大钊教授和费涵昌教授,分别回顾了自己数十年来在同济工作的心得与体会,从培养人才、解决工程问题、创新意识等方方面面给出了真知灼见。

    其他行业的优秀校友代表也积极建言献策,安居客集团首席执行官梁伟平先生分享了在同济学习到的开放思维、结构化思维和务实对自己创业的裨益。徐汇区规划土地局关也彤局长感谢了在地下系对自己的培养,并希望地下建与工程系永远茁壮成长。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的老朋友,中国工程院顾金才院士回顾了和孙钧院士、杨林德教授等地下系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合作经历,并强调了人才培养对于大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地下工程学科应该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更好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最后,顾院士预祝地下系在新的百年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最后,由中国科学院孙钧院士作总结发言。首先,孙先生欢迎各位海内外校友和贵宾于百忙之中回到同济,共庆土木系科百岁华诞。其次,孙先生总结了在搞好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面的心得体会。再次,孙先生还给出了对岩土工程学科发展的前瞻性展望。

        会场气氛热烈,众多嘉宾、校友代表为地下系未来百年的发展纷纷建言献策,共叙情谊,并送上衷心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