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宏微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数值分析方法;
2. 软土地下工程与岩土边坡工程;
3. 深海能源土(含可燃冰土体)工程;
博士后(2004.12-2006.01)英国诺丁汉大学,岩土力学;
博士后(2003.02-2004.11)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岩土力学;
博士后(2000.08-2003.01)加拿大拉瓦勒大学,岩土工程;
特别研究员(1998.10-2000.04)日本京都大学,岩土工程;
特别研究员(1998.02-1998.09)日本大阪土质试验研究所(现日本地域地盘环境研究所),岩土工程;
博士(1993.09-1996.0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
硕士(1991.09-1993.07)河海大学,岩土工程(推荐直接攻博,百名硕士中的唯一);
本科(1982.09-1986.07)河海大学,水工结构工程。
2006.03-现在 同济大学土木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任教,岩土工程;
1996.09-2001.08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86.09-1991.08 江苏农学院水利系(现扬州大学)任教,岩土力学。
l 期刊论文(经审稿)
l 会议论文(经审稿)
正在建设中 。。。。。。
江苏农学院(现扬州大学)优秀教师,1990.
国际:
国内:
国际:
国内:
附表
英语、法语、日语。
1、 论文SCI总引用1200次,SCI 期刊引用H指数为18 (截至2016年12月30日)
2、 国际著名土力学专家的评价信
(a)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剑桥大学教授Malcom Bolton对蒋明镜教授的评价:……离散元技术为发现与揭示颗粒与多孔材料性质的物理规律提供了一个最佳途径。在世界上此领域的领军人物并不多,但我可以高兴的说蒋明镜博士正是其中一位。如果国际岩土工程界想要摆脱Kolymbas教授所说的本构关系的困扰……,我们将要依靠新一代研究工作者。这代研究工作者应具有应用力学的学识、先进计算技术的技能以及识别岩土工程重要核心问题的能力。我发现蒋明镜博士具有所有这些品质……
(b)Rankine讲座人、加拿大两院院士、加拿大Laval大学教授Serge Leroueil对蒋明镜教授的评价:……我认为蒋明镜博士是一位罕见的研究者,这可从他发表的一系列高质量论文,特别是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得到证实……
3、 成果评价
(a)国际土力学名家Katalin Bagi 教授在法国巴黎做特邀报告时(Session on Granular Matter Thematic meeting on numerical simulations,16-18 March 2005,Pairs)的成果评价
(b)澳大利亚著名岩土力学专家、Earth Science Systems Computational Centre (ESSCC)计算力学主席 Hans.B.Muhlhaus 在《Noncoaxiality and force chain evolution》中的成果评价
(c)意大利著名岩土力学专家R.Nova 在《DEM analysis of bonded granular geomaterials》中的成果评价
(d)著名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NRIA)岩土力学研究团体A.Benabbou, H.Borouchakil, P.Laug, J.Lu在《Geometrical modeling of granular structures in two and three dimensions. Application to nanostructures》、《Numerical modeling of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中均认为分层欠压法为三大制样技术之一
(e)澳大利亚著名岩土力学专家A.B.Yu 将收录于“最大应用与发现”中的成果
(f)提出的成果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Catherine O'Sullivan于2011年出版离散单元法学术专著《Particulate Discrete Element Modelling: A Geomechanics Perspective》中收录,该书目录中共有八处成果介绍以人名命名(如达西定理),其中两处以其名字命名,分别是蒋氏旋转抵抗模型(Jiang et al. rotational resistance model)以及蒋氏压缩方法(Jiang’s under-compaction method)。
4、论文引用
(a)第一作者的国际SCI杂志论文 ”A novel discrete model for granular material incorporating rolling resistance.” 多次被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评为近五年引用次数Top1.
文章引用排行说明(2010年3月)
(b)第一作者的国际SCI杂志论文 ”Modeling shear behavior and strain localization in cemented sands by two-dimensional distinct element method analyses.“ 曾在2012年被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评为近十年计算科学领域内 Highly cited papers.
文章评选说明(2012年3月25日)
(c)第一作者的两篇论文”复杂应力下两种胶结颗粒微观力学模型的试验研究”“TJ-1模拟月壤的研制”分别在《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全年高引用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和第三。
(d) 第一作者撰写的两篇论文“A novel discrete model for granular material incorporating rolling resistance““An efficient technique for generating homogeneous specimens for DEM studies”在期刊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自1985年创刊以来的Web of Science核心引用次数排名中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
文章引用排行说明(2015年4月2日)
(e) 第一作者的国际SCI杂志论文“Study of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strain localization of methane hydrate bearing sediments with different saturations by a new DEM model""2015年在期刊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论文中Mendeley上保存次数前三。
(f) 第一作者的国际SCI杂志论文“A novel discrete model for granular material incorporating rolling resistance"" 在2015年被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评为高被引论文.
文章评选说明(2016年3月)
(g) 第一作者的国际SCI杂志论文“Modeling shear behavior and strain localization in cemented sands by two-dimensional distinct element method analyses""被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评为近五年引用次数Top2.
文章引用排行说明(2016年3月)
附图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1011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技术支持:会策科技